楼市调控背景下房屋买卖新类型纠纷实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4-13 11:31:39 点击数:
导读:【关键词】楼市调控房屋买卖纠纷类型法律属性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性波动和其他一些较为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如投机气氛较重,房地产商囤积居奇,均直接推动了商品房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从而引发…

【关 键 词】楼市调控  房屋买卖  纠纷类型  法律属性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性波动和其他一些较为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如投机气氛较重,房地产商囤积居奇,均直接推动了商品房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从而引发了巨大的经济风险。同时,房价过高、涨幅过快,导致普通百姓只能“望房兴叹”,加剧了社会矛盾。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及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如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十条”)、2010年多部委联合出台的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措施(以下简称“国五条”)、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新国八条”)等。楼市新政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提高首套房及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二套房及以上贷款利率(以下简称“限贷令”),限制三套房、非本地居民购房及购房套数(以下简称“限购令”)等。与此同时,楼市调控新政的出台亦引发了一些新类型的房屋买卖纠纷,如何正确处理此类纠纷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

(一)“限贷令”引发的房屋买卖纠纷类型

(1)因买受人“贷款不足”或“贷款不成”产生纠纷

(2) 因“现金补足”条款产生纠纷

(3)因迟延签约导致交易受楼市新政影响产生纠纷

2、预约合同或买卖合同签订前出台“限贷令”并对买受人贷款造成影响

买卖双方签订预约合同或买卖合同之前“限贷令”已经出台,且买受人属于“限贷令”调控对象,但其仍然贷款购买房屋。该类纠纷的产生原因在于,楼市新政出台后,各地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尚需一定时间,买受人为搭上原有购房政策的“末班车”,虽明知其贷款将来可能受限,仍以贷款方式购买房屋。买受人的这种侥幸心理使其担负了很大的交易风险,一旦无法获得预期的贷款,买受人多因缺乏其他的筹款途径而难以支付全部房款,只得要求解除合同。

当事人于楼市新政出台后签订的预约合同或买卖合同因买受人受政策影响而无法继续履行,就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双方多发生争议。买受人认为,出卖人明知买受人受新政所限无法按照约定的房款比例获得贷款,却仍与买受人签订合同,因此,对于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之结果,双方均有过错,应分担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出卖人则以买受人实际并不属于新政调控对象或不知道买受人属于调控对象为由,拒绝分担责任。

 根据“新国八条”规定,“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此即“限购令”。“限购令”对交易的调控是以网签房屋买卖合同为时间节点的,即如果双方已经网上签订买卖合同,即使尚未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该交易仍不受“限购令”影响,双方按照原有楼市政策进行房屋过户;反之,若“限购令”在买卖双方签订售房合同后,网上签订售房合同之前出台,则房屋能否过户应以“限购令”相关规定为准。“限购令”出台引发房屋买卖纠纷的类型主要为买卖双方已经签订预约合同或买卖合同,但因受“限购令”的影响,房屋无法过户,合同难以继续履行。买受人认为楼市新政导致房屋无法过户不能归责于买受人,故不应承担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出卖人则认为,买受人名下已有房屋,却未对其可能成为楼市新政的调控对象有所预见,仍然继续购房,最终因受新政影响而无法履行合同,故其具有主观过错,应承担合同解除的责任。

(一)对楼市新政法律属性的不同理解

有学者提出,楼市新政属于不可抗力:“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交易风险,不属于一般性的商业风险,其后果本不应该由单方承担,否则就是不公平的。……如果法院不将政策调整认定为不可抗力,判决的结果是大量维护购房合同的有效性,将与政策调控的基本导向相悖,间接支持了高房价。”[1]目前持该观点的学者很少。

楼市新政属于情势变更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市场。如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在承办一起因银行限贷导致房产买卖协议无法履行而产生纠纷的案件中,明确认定房贷政策调整构成合同法上的情势变更,当事人可以据此要求解除合同;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法官亦在相类似的案件中确认,新政导致合同成立后客观情况发生了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是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见的,如果要求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明显不公平,故当事人可基于情势变更行使合同解除权。

楼市新政属于商业风险的观点亦为很多学者所认同,因为“对于房产投资者而言,理应能够预见到政府有可能出台更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以防止房产泡沫的发生,这应当属于其可预见的商业风险范畴。因此不能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如果购房者要求退房,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2]“买卖双方追求的都是经济利益,面对的都是商业风险;……贷款落空是可预见的风险……贷款落空并不导致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以不继续履行,但是不能不承担违约责任”。[3]目前很多法院支持该种观点,如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在处理上海市首例因新政引发的诉讼中认定,对于原告提出受房贷新政影响无法办理贷款这一理由,因双方当事人已在定金合同中约定原告在规定时间内按期支付余下按揭,且原告也明知在一定期限内尚不能取得房产权证,国务院关于房贷调控政策的出台,并不必然导致双方的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因此,原告主张的事实,与适用情势变更规定的条件不符,原告据此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定金,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以及社会异常事件。所谓自然灾害,是指地震、洪水、海啸、火灾等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政府行为则为当事人的合同订立以后,政府当局颁布新的法律、政策、行政措施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社会异常事件是指一些偶发的事件如罢工、骚乱等阻碍合同的履行。所谓情势变更,则是指在法律关系产生之后至终止前,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使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发生当初无法预料的变化,若继续维持该法律关系的效力,则显失公平而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所以法院对原法律关系作适当的变更或解除。“情势”发生变更需法律予以调整的,须当事人继续履约比较困难,继续维持原有的合同效力会使得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状态处以一种严重失衡、显失公平的境地。此处的显失公平,主要从结果意义上而言,指一旦要求当事人继续履行原有的合同,会出现一方严重获益,而另一方严重受损的利益格局。[4]

(三)楼市宏观调控的总体把握:商业风险

三、涉楼市调控新政房屋买卖纠纷案件的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合同解除权问题

诚然,当前调控政策的影响是现实的。首先,“限购令”无疑使交易事实上无法完成;其次,虽然“限贷令”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履行不能,但确是导致常规的贷款支付方式无法实现的客观原因,至少构成比较显著的交易妨碍事由,而且买受人主张解除合同,无论是否有法律依据,均已表明其不愿继续履行合同。当事人不愿履行定金合同,自然应根据定金罚则处理,但对于已经签订买卖合同的,如守约方要求继续履行,而另一方坚持不愿继续履行,则较难处理。因为如果判决强制履行,一是判决实际执行难度大,二是合同有无继续履行的必要。由于出卖方的合同目的是获取金钱利益,通过违约责任即可予以同质救济,没有必要强制履行合同。因此,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不妨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将解除权与违约责任分别认定,一方面在合同无法或没有必要继续履行的情形下准许违约方解除合同,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认定违约方的违约责任,既保护了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又能使当事人从陷入僵局的交易中尽快解脱,防止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具体而言,在涉楼市新政的案件中,如果买受人提出解除合同,而对方拒绝的,法官首先应向双方释明,尽量使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协议解除,如未达成协议,则可以判决合同解除,避免后续矛盾。同时,合同解除的时间点关系到迟延履行违约责任的计算,从保护守约方的角度出发,应分三种情况处理:一是如双方达成协议,以协议时间为准;二是出卖人提出解除合同的,以出卖人通知达到买受人时间为准;三是仅买受人提出解除的,以一审判决确定之日为准。

(二)买受人的违约责任认定问题

审判中应当区分的几类情况:

第二,“限贷令”和“限购令”。前文已述,“限贷令”并不是绝对的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事由,但“限购令”则是构成导致交易无法达成的事由,但其并非是导致出卖人无法履行过户义务,而是买受人无法受领产权,因此,涉及房屋过户诉请的案件审理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关于购房资格的事实认定问题,即法院是否应当主动审查买受人的购房资格问题,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对此,法院判决书、调解书的主文应当具有可执行性,如果判决书、调解书的主文中涉及房屋产权过户的内容(包括确权诉讼),法院应当首先查明买受人具有受让资格,而这需要法院与房产交易中心的协作沟通。当然,法院需要查明的只是截至判决作出之日买受人具有受让资格,而判决生效之后出现新的事实,导致买受人受到“限购令”限制的,属于执行程序中的认定问题。

综上,对涉“限贷令”与“限购令”案件中当事人导致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的处理建议为:

第二,对涉“限购令”案件的处理:针对 “一手房”,可免除买受人责任;针对“二手房”,符合以下要件的,可以免除买受人导致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但出卖人可举证证明其实际损失,由买受人赔偿:一是合同签订的时间在政策发布之前;二是最后一项导致受到政策制约的过户的时间在系争合同(包括定金合同)签订之前;三是买受人不存在导致其遭遇政策限制的迟延履行行为;四是买受人在政策发布后及时告知出卖人(以3日为宜),并要求解除合同(定金合同按照定金罚则处理);合同签订在政策出台后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处理,买受人应承担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出卖人明知的情形除外)。

涉楼市新政的房屋买卖纠纷中,若出卖人存在违约行为,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出卖人的违约行为可分为一般性的违约行为与导致买受人遭遇调控政策的违约行为,前者可按照合同约定处理,而后者的情况较为复杂,当前实践中已经出现的三类典型案件是:一是负有合同备案义务的开发商迟延履行合同备案手续;二是负有过户义务的二手房出卖人迟延履行过户手续,导致买受人遭遇“限购令”限制,无法过户;三是出卖人未完全履行贷款申请的配合义务,导致本可在政策出台前取得贷款的买受人贷款不成。对于上述三类案件应区别处理:第一类属于出卖人的违约行为与合同解除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故可以适用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须注意的是,虽然出卖人构成违约,但这种违约后果并非其在签约时能够完全预见的,毕竟合同备案在交易习惯中只是开发商的附随义务。因此,买受人实际损失的认定应当受到合同法“可预见”原则的限制,买受人主张适用合同解除违约金的,法院应向出卖人释明提出减少违约金的请求,通过对比约定的违约金与实际损失进行利益衡平,建议以双倍返还定金金额为宜;针对第二类案件,履行过户义务属于出卖人的主义务,如果由于出卖人不及时履行该义务而导致买受人遭遇“限购令”,则属于出卖人的根本违约,应支持买受人解除合同,并由出卖人承担迟延履行及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至于第三类案件,虽然出卖人的违约行为与贷款不成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贷款不成与合同解除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故不适用合同解除的违约责任,在此情况下,应认定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并免负违约责任。


上一篇:最高法院和广东省高院历年来关于房屋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限购或限贷政策后如何处理的法院规范性文件 下一篇:上海深圳楼市限购限贷去杠杆:投机需求太多了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